當今年一杯杯“傳遞愛與分享”的秋日奶茶撫慰了多數打工人的心時,林彩月正在以特別的方式——捐獻可再生的造血干細胞,幫助他人的生命“續杯”。
“85后”林彩月是福州市臺江區的一名民政干部,也是一名黨員。在養老服務工作一線,她曾獲評臺江區三星級志愿者,其牽頭完成的民政政策研究課題屢獲省級、部級獎項。如今,從守護“夕陽紅”到挽救年輕生命,她以另一種更加熱血的方式詮釋為民的初心。
2012年,林彩月第一次挽袖獻血,在血站和媒體的宣傳中,“中華骨髓庫”幾個字悄然映照進她的心間?!爸挥X得加入是件好事,或許真能救人一命。”她當即填寫了入庫登記表,留下血樣,滿心期待光榮的救命機會降臨。
十三年過去,這份“或許”終于在2024年4月變成現實。當接到紅十字會初配成功的電話,林彩月笑著形容當時的心情:“有點激動,陌生人之間能夠配型成功,挺不容易;又有點緊張,害怕身體受影響,也擔心體檢過不了關?!?/span>
為了打消顧慮,她通過各方面“補課”,最終用專業知識說服了自己,也說服了家人。“我家先生起初擔心我的健康,我告訴他就像獻血升級版,對身體沒什么影響,還能救人一命,他才打消了顧慮,還主動承擔帶娃任務,讓我安心準備捐獻?!?/span>
醫護人員為捐獻者注射動員劑接下來的流程并不輕松:高分辨配型檢測、體檢、連續五天動員劑注射……每一步都像闖關。她一邊調整作息,一邊調理體質,默默為這場生命接力蓄力。
2025年8月26日,經過數小時的外周血循環采集,林彩月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歷經13年等待,她終于完成了一場跨越生死的“生命履約”,成為全國第20887例、福建省第534例、福州市第159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采集當日,臺江區民政局局長張玲等一行看望慰問林彩月,為她的善行義舉點贊。作為一名黨員科長,林彩月亦把這次經歷看作“特殊的黨課”:“在民政系統干了多年養老工作,天天勸他人‘善小亦為’,這次終于把口號變成了行動?!?/span>
采集結束,“生命的種子”即刻啟程。林彩月望向遠方,默默地祝?;颊咴缛湛祻停蚕胍宰约旱挠H身經歷向公眾發出真摯呼吁:“捐獻無損健康,卻能挽救他人生命,是真正的積善德、做好事。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中華骨髓庫。”
當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已成功救治數萬名患者,仍有無數生命在匹配的微小概率中掙扎等待。林彩月以13年的堅守證明:善意的種子終會破土,凡人的微光可成星海。每一份入庫的勇氣,都是絕望中的一道微光;每一次看似微小的行動,都是生命長河中的莊嚴承諾。期待更多星光匯聚,為患者照亮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