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當太平洋上“竹節草”“白鹿”“羅莎”臺風來勢洶洶輪番攪局時,有股愛的暖流,正在福州匯聚,蓄勢而發,為遠方一名重癥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的甘霖。
7月31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醫生薛欣源,在愛人的陪伴下,急匆匆地走進省協和醫院,剛落座,未等醫護人員和紅十字工作人員介紹注意事項,她便迫不及待地抄起筆,在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大名。那一刻,她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理想主義者找到了理想,并為之努力?!彼?0幾年的熱血證明:醫者仁心,就算不在手術臺前,也會在血脈之間蔓延。
2009年11月,18歲的薛欣源踏入福建醫科大學校園不久,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無償獻血,青春的熱血便在志愿奉獻中找到了方向,“滿腔熱血到處揮灑”,她輕描淡寫地這樣形容自己10幾年的堅持。由于醫學路上的耳濡目染,她對造血干細胞的認知越來越多。2011年秋,在一次常規獻血中,她與舍友一起堅定地留下了加入中華骨髓庫的血樣,滿心期待一個救人的機會。
一晃14年過去了,薛欣源從當初的獻血少女變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并且成為了一名主治醫師,繼續在治病救人的路上躬身前行。2025年5月,當紅十字會初配成功的電話在下班班車上響起,薛醫生平靜答應捐獻的瞬間,21歲時的青春誓言穿越時光叩響了心門?!吧习嗟呐qR被自己21歲時候的熱血打動了。很開心能幫到別人。”她以醫者的從容面對這場生命的奔赴,高分辨配型、體檢……一切順利推進,甚至在得知受捐者體重較大、可能需要進行二次采集的消息時,樂觀開朗的她擺擺手說道:“我每天都在運動,所以體檢等捐前準備都很順利,對自己的身體我很有信心!”為了捐獻,她主動中斷了個人減重計劃,恢復飲食積蓄能量,笑稱“捐獻完后再當辣妹”。
“同事領導知道了捐獻的事都狂夸我,每個人都一頓夸,夸得怪不好意思了,我站在道德高地美滋滋?!痹诩胰送碌亩αχС峙c由衷敬佩中,薛欣源更珍視此次捐獻之舉對孩子的深遠意義:“希望他們能為媽媽自豪,長大后也能充滿勇氣、正能量和社會責任感?!闭劶凹胰?,她的目光溫柔而堅定,也默默祈禱患者一家能早日擺脫病魔的折磨。
簽署捐獻同意書后,動員劑開始注入她的身體,也注入希望與祝福。8月4日和5日連著兩天,經過兩次外周血循環采集,薛欣源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了福建省第529例、福州市第158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薛欣源以滾燙的醫者仁心兌現了跨越十四載的生命契約。這份源于專業自覺、升華于理想信念的饋贈,不僅重燃了另一個家庭的希望,更以躬身實踐向社會傳遞著“血色浪漫”的召喚:“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都是安全的。希望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