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20251185號提案的答復

日期:2025-07-14 10:07 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 | | |
 傅曉萍委員

    《關于加快福州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建議》(20251185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融入市委、市政府關于鄉村文旅經濟發展決策部署,結合我局職能,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鄉村高顏值發展,大力發展功能多樣、類型多元的休閑觀光農業,逐步形成了具有福州特色的鄉村休閑農業。目前,我市市級以上(含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累計94家,其中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4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38家。累計創建3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7個全國美麗休閑鄉村、33個福建最美休閑鄉村。以有效的政策舉措統籌做好“茶產業、茶科技、茶文化”大文章,助推鄉村文旅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福州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實施《福州市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產業融合發展為主線,堅持“農業+旅游”,發掘鄉村功能價值,走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道路,推動農食文旅教融合,進一步拓展農業新業態。同時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實施方案》,對新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的休閑觀光農業漁業經營主體,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10萬元,扶持鄉村休閑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培育特色品牌。持續推進福州橄欖、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金魚、福州魚丸、一都枇杷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力爭2025年新增綠色有機農產品50個,爭創2福建省著名農業品牌4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0個“福農優品”品牌標識授權區域公用品牌和授權企業。鼓勵農業主體開發高附加值農產品,通過品牌化建設,推動特色農產品從“土特產”向“精品伴手禮”轉變推動鄉村特色農產品旅游商品化,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挖掘福州本土農業文化資源,將茶道體驗、農事生產等體驗類文化項目融入鄉村休閑產業,增添多元化的體驗內容。鼓勵農業主體與文創企業合作,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市場競爭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三是推動茶旅融合。貫徹落實《福州市茉莉花茶保護規定》,出臺《關于扶持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發展九條措施》《關于推進福州茉莉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從基地保護,精深加工,三產融合,品牌宣傳,科技創新等方面,全面扶持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保護與發展,推動茶產業全鏈條發展。加快福州茉莉花茶產業園建設,依托全市近200家茶企著力開發茉莉花茶文旅基地、現代茶(花)莊園、體驗店、大眾茶館等項目,打造集采花、采茶、制茶、品茶和購茶為一體的“福州茉莉花茶集聚區”,全力打造海絲路上的“世界茶港”,推動茶(花)文旅融合發展,涌現出連江縣長龍鎮“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基地”、永泰草木谷茶旅休閑基地等鄉村游網紅點培育茶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是強化品牌宣傳。著力打造15個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大眾茶館,促進農、商、文、旅業態交融。成功舉辦中國茶葉交易會,形成中國茶產業“杭州春博覽,福州秋交易”新格局,進一步挖掘福州茉莉花茶的文化內涵,彰顯福州茉莉花茶的文化特色。晉安區春倫生態茶莊園、福清嵐湖山茶莊園、羅源縣七鏡堂茶莊園、永泰縣盧峰茶場等一批特色茶莊園,成為知名的網紅打卡點和茶旅研學基地。永泰縣春光村茉莉花基地與大樟溪共生共榮,成為茉莉花鄉村休閑觀光的首選地。

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籌發展理念,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進一步強化我市“三茶”統籌工作,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壯大茶業龍頭企業,借助省級茶葉產業強鎮、現代茶葉產業園等平臺,推動茶產業項目建設;開發茶旅精品線路,打造茶旅融合新亮點。

    領導署名黃禮濱

     人:  

聯系電話:83508153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