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20253124號提案的答復
《關于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建議》(20253124號)收悉。感謝您對福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根據我局職能答復如下:
我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堅決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這一底線不動搖,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扎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態勢,努力護航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提升預警監測水平。2024年我局共配合農業農村部完成對我市開展的三次主要農產品風險監測和熱帶水果專項抽查,共抽樣種植業和畜牧業產品303批次,監測合格率超99%。配合農業農村廳完成四次省級監督抽檢,共抽樣607批次,監測合格率100%。全市農業部門共開展種植養殖產品快速檢測92455批次、風險監測8125批次、監督抽查3575批次,監測合格率超99%;瘦肉精抽樣監測14975批次,監測合格率100%,有力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加強基層農安監管能力。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推進全市鄉鎮網格員選聘招收工作,我局聯合市財政局下達2024年市級網格協管員補助資金131.04萬元。在全市完成招收270名網格協管員的基礎上,舉辦了豇豆農藥殘留攻堅治理暨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協管員隊伍培訓,進一步推進網格協管員100%選聘、鄉鎮網格圖100%上墻、主體監督欄100%公示,實現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同時,加強監管人員崗位、法律、技術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基層監管人員履職能力和水平,切實把基礎抓好、筑牢、夯實。
三、強化檢測機構認證考核。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更新改善檢測設備,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通過雙認證的基礎上,福清、閩侯、閩清、永泰、羅源等5個縣(市)也全部通過雙認證考核驗收并取得證書,進一步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水平,全市逐步建成較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四、推進追溯并行系統建設。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推動種植養殖生產主體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開展需納入省級追溯管理系統監管的生產主體名單調查,與省市場監管局系統進行對比,推動有工商登記注冊的農產品生產主體全面納入備案管理,與檢疫系統開具檢疫證的生產主體進行對比,確保應納入盡納入。加強巡查督查,市級每月、縣級每周網上巡查實現全覆蓋,督促指導生產主體完善生產記錄,確保生產記錄規范、完整,做到在產的生產主體平臺有記錄,上市的產品準出有賦碼。截至目前,福州市完成2035家(動態管理)生產主體在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的注冊工作,生產主體檔案信息上傳比例100%;追溯賦碼主體數1884家,占比92.6%(部分生產主體停產或未上市),共賦碼出證89.5萬批次。
五、完善重點品種監管名錄庫。抓住重點,針對豇豆、韭菜、禽蛋等問題多發的農產品,尤其是結合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行動,按照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關于進一步加強有關品種質量安全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組織各縣(市)區開展重點品種隱患大排查,建立重點品種名錄庫并及時更新完善。同時,加強水果質量安全監管和提檔升級,加強巡查、檢查、抽檢,強化指導、培訓、服務,加大執法打擊力度,采取“檢打聯動、行刑銜接”的措施,增加優質優價水果供應,廣泛開展水果質量安全知識普及,確保名錄庫中重點品種的絕對安全。
六、打造并推廣農產品品牌。貫徹“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在全省率先開展地級市知名農業品牌評選工作,以品牌創建帶動品質提升、產業發展、企業壯大。2024年以來,全市共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110個,新增福州市知名農業品牌9個,福建省著名農業品牌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4個。重點打造"福州茉莉花茶"等區域公用品牌。通過舉辦中國(福州)國際茶葉交易會,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大型展會,不斷提升福州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七、加大宣傳力度。凝聚各方力量,充分發揮鄉村、媒體、報社等作用,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下簡稱“農安法”)宣貫活動,深化共治共享,提高社會共治能力。一是現場舉辦宣傳活動。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為廣大市民解讀農安法,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二是深入田間地頭加強宣傳培訓。面向農產品生產企業發放2000多份農安法手冊,印發粘貼《禁限用農藥名錄》《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等宣傳資料,強化農業生產主體的質量安全意識、守法經營意識。三是利用各類新聞媒體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通過官方網站、雜志、報紙及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大力宣傳農安法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讓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下階段,我局將根據委員建議和省、市有關工作部署要求,著力在“三個強化”方面下功夫、見成效,努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強化豇豆監管,著力加強突出問題攻堅治理。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廳的部署要求,完善攻堅治理工作機制,切實把豇豆攻堅治理作為下半年重點工作來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把豇豆種植新模式作為專題課題研究,開展新品種改良和綠色防控技術指導。同時,繼續全面開展宣傳培訓,印發《豇豆經常檢出的農藥清單》《禁限用農藥名錄》等宣傳海報,在農資店、種植戶、鄉鎮、村監管點宣傳張貼,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知曉、人人監督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源頭管控,著力增強產地準出管理。一是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廣泛宣傳農安法等法律法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知識宣傳,督促各類農業主體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全覆蓋開展網格協管員培訓工作。二是推進農業綠色生產,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三是推廣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加大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力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四是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和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強力打好攻堅戰,切實做到源頭賦碼、一品一碼、憑碼銷售。
三、強化監管執法,著力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督促引導生產主體科學用藥、合理用藥,嚴格落實禁限/停用農獸藥、間隔期(休藥期)等規定。深入開展突出問題整治,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非法添加等行為。強化監督抽查,加大隨機抽檢執法力度,用足用好行政處罰手段,對涉嫌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切實發揮執法震懾作用。同時,結合福州市實際,配合市人大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立法修訂調研及起草工作,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體系。
領導署名:朱裕富
聯 系 人:柯榕
聯系電話:0591-8336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