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118號建議的答復

日期:2025-04-11 17:15 來源:市農業農村局
| | | |

 李向雪代表:

《關于本地區蔬菜“菜籃子”安全生產供應的建議》(第1118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2024年,我市蔬菜累計播種面積達236.92萬畝,比增2.77%;總產量488.28萬噸,比增4.22%,總量規模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葉菜類年播種面積51.76萬畝,約占全市蔬菜總播種面積的21.84%;年產量約96.15萬噸,約占全市蔬菜總產量的19.49%。目前,全市共有“菜籃子”蔬菜基地約16萬畝,涉及近200家蔬菜生產企業、240余片區,總體布局形成平原、山區兩大類型蔬菜生產區域,年產蔬菜75萬噸以上,既能滿足本地消費,還能實現產品外調。同時,我市設施大棚蔬菜(指小拱棚、中拱棚、大拱棚、連棟大棚及大型連棟溫室)占地面積11.76萬畝,約占全市蔬菜占地面積的14.5%,全市設施蔬菜播種面積約20.29萬畝,約占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的8.8%;年產量約82.66萬噸,約占全市蔬菜總產量的17.6%。

一、關于通過政策補貼和技術支持等方式擴大種植面積的建議。

一是以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發展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市根據《關于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榕政辦〔2020〕114號),制訂下發《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實施方案》(榕農綜〔2021〕260號),對新建符合省定六類標準的我市設施農業大棚,按省級補助資金的40%獎勵,2024年市級共下達資金超281.817萬元,用于設施蔬菜獎補;同時,各縣(市)區也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了相應的配套補貼政策。

二是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依賴。2024年,下達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項目資金70萬元,建設14個示范點,通過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在病蟲發生防控關鍵季節,組織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植保技術人員等現場觀摩、展示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治效果等方式,提高群眾綠色防控的意識和綠色防控技術水平。

二、在推廣技術應用提升蔬菜產量和質量方面的建議。

一是加強品種選育。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獲得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8件。建立種質資源圃54畝,引進種質資源124份,篩選創制優異種質7份,配制新組合142個,提交省新品種認定新品種(系)8個。同時扶持瑯岐“菜籃子”種業創新中心建設。引進了福州振興鄉村集團瑯岐農作物展示評價基地、福建蔬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立信農作物種子產業研究院、萬農高科集團試驗基地等多個種業項目。

二是加強農技推廣服務。2024年遴選省個人科特派7人,省團隊科特派4個,省法人科特派1個,市法人科特派1個,市個人科特派14人次。主持或參與舉辦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觀摩會5次,開展技術培訓22場次,服務400多人次。服務5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市級遴選推介新品種新技術11個。

三、在建立蔬菜生產基地方面的建議。

近幾年,我局不斷加強蔬菜產業布局,共投入財政資金超2821萬元,用于設施蔬菜大棚建設和支持蔬菜生產主體開展數字化改造。經過努力,全市蔬菜產業逐步實現規?;a、集約化經營,初步形成了綠葉菜基地、夏秋高山蔬菜基地、設施蔬菜基地、糧菜兼作區等四大蔬菜優勢區域,呈現栽培品種互補、上市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其中,閩侯蔬菜及葉菜類播種面積最大,分別占27.3%和36.9%。福清市蔬菜產業呈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態勢,1000畝以上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超10家,省級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分別占全市千畝以上規模化蔬菜生產基地總量、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蔬菜類企業總量的70%以上和30%以上。永泰縣、閩清縣和閩侯縣夏秋高山蔬菜區位優勢明顯。

四、在健全病蟲害與檢測體系保障蔬菜安全方面的建議。

一是構建智能化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截至2024年,我市7個縣(市)區已建立43個村級監測點,覆蓋水稻、蔬菜、果樹等主要作物,實施定點監測與大田普查結合,動態掌握“三蟲三病”等重大病蟲害發生規律。依托“福建省農業有害生物監控信息系統”和“中國農業有害生物信息系統”,落實重大病蟲周報、急情即報制度,全市全年發布病蟲情報112期,通過微信、短信等多渠道向農戶推送預警信息,指導科學防控。

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2024年我市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快速檢測105157批次、風險監測8122批次、監督抽查3575批次。開展農產品現場巡查檢查2644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1229家次,未發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省級可追溯平臺線上巡查2.3萬多人次,巡查生產主體14萬多家發現問題765個,共賦碼出證160多萬批次。有效確保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五、下階段工作安排

一是優化區域布局,調整種類和品種結構。明確不同區域設施蔬菜產業優勢和發展定位,著力打造以瑯岐為中心,持續推進福清、長樂、馬尾瑯岐縣(市)區設施蔬菜優勢區建設,推動建立閩侯縣、永泰縣、閩清縣等夏秋高山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加快形成閩侯、閩清、永泰、長樂、福清等多區域蔬菜生產供給基地。根據各地區域氣候、生產資源、生產方式、種植傳統等特點,加大新品種選育、引進、篩選工作力度。

是示范推廣綠色生態安全技術。推廣輪作換茬、高溫悶棚等生態栽培技術,改良酸化土壤,防治菜園次生鹽漬化。治理設施農地膜污染。大力推廣頻振式殺蟲燈、誘蟲色板、性誘劑、防蟲網、生物農藥,推進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態調控等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基質栽培技術以及噴滴灌施肥技術,促進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鼓勵有條龍頭蔬菜示范建立全動溫室等大型植物工廠,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提升蔬菜生產現代化裝備水平。

三是加大科研服務力度。利用省會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眾多的優勢,構建產學研聯合研發機制,協助有條件的種植企業對接省內外大專院校、農業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持,開展設施專用品種培育智能作業裝備、智慧化管理技術研究,組織蔬菜生產企業、專業戶有針對性地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健全技術服務體系,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技能,為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奠定基礎,實現設施蔬菜生產的專業化、高水平管理。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領導署名黃禮濱

人:尤冰冰

聯系電話:0591-83338958

 

 

 

 

福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5411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