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不斷創新城市體檢方法,持續引領城市更新行動
自2023年起,福州城市體檢聚焦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創新開展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四大維度體檢工作。
一、創新4個“拓展”,推動全域深度體檢。一是拓展城市體檢廣度,推進“全面”體檢。2023年福州市城市體檢范圍由市本級(五城區)擴展至全市域覆蓋,新增開展縣(市)區級和街鎮級體檢。二是拓展城市體檢準度,推進“精細化”體檢。圍繞福州市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將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區覆蓋率、應急避難場所無障礙設施設置率等22項可持續指標納入體檢特色指標體系,并進行常態化監測。三是拓展城市體檢“常”度,推進“常態化”體檢。打造“福州城市體檢評估系統平臺”,利用平臺,初步建立指標數據常態化填報機制,并完成了2024年139項指標的數據采集工作,為今后常態化城市體檢工作提供重要支撐。四是拓展城市體檢“智”度,推動“高效”體檢。福州城市體檢評估系統平臺實現了靈活的特色指標管理、指標數據的高效采集、數據質量自動檢查、指標數據自動導出和部分指標的自動化分析計算,有力支撐了城市體檢工作的開展。2024年5月,福州市城市體檢評估信息系統獲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金牌項目獎。
二、創新現場調查工作法,推動住房高效體檢。針對住房體檢工作量大、問題復雜多樣等難點,創新工作方法。一是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按照“市級統籌、區級安排、部門協調、街道分配、社區執行、物業協助、居民參與、專業機構支撐、技術團隊負責”的原則,結合完整社區問卷調查,協同推動體檢。二是探索形成“一繞、一上、一進、一下”的四個“一”現場調查口訣。“一繞”即繞樓棟走一圈,觀察是否存在違規加建懸挑飄窗等問題;“一上”即上樓,查看樓道安全隱患等問題;“一進”即進居民家中,了解住宅性能等問題;“一下”即下地庫,查看滲水漏水等問題。三是建立現場專家核查機制。邀請結構、建筑、給排水等領域專家,重點針對建筑結構等安全隱患問題較為集中、建設年代較為久遠小區的體檢結果進行核查,確保體檢結果的準確性。
三、深化體檢成果應用,推進“體檢更新”一體化。福州堅持“無體檢不更新”原則,推動城市體檢結果轉化。在建立“發現問題-提出對策-下達任務-生成項目-整改反饋”工作閉環的基礎上,打造“體檢診斷問題-謀劃生成項目-生成項目包-申請資金”全鏈條的工作模式,支撐成功申報“福州市韌性城市綜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等專項債項目十余個。根據體檢形成的問題及對策建議清單,逐步推進停車泊位缺口、城市消防站建設不足、內澇積水、體育場地面積不足等問題的整改。
福州將持續圍繞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等工作重點,不斷革新體檢方法與機制,扎實有效推進城市體檢工作,引領福州有序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助力福州打造為宜居、韌性、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