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3月份福州市安全生產情況統計分析
一、3月份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3月份,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1起,同比減少11起,下降50%;死亡3人,同比減少10人,下降76.9%;受傷10人,同比減少8人,下降44.4%。全市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
道路運輸業發生事故11起,同比減少6起,下降35.3%;死亡3人,同比減少5人,下降62.5%;受傷10人,同比減少8人,下降44.4%。
商貿制造業發生事故0起,同比減少2起,下降100%;死亡0人,同比減少2人,下降100%。
建筑業發生事故0起,同比減少3起,下降100%;死亡0人,同比減少3人,下降100%。
農林牧漁業、采礦業未發生事故。
二、1-3月份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1-3月份,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6起,同比減少15起,下降36.6%;死亡11人,同比減少10人,下降47.6%;受傷18人,同比減少13人,下降41.9%。全市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
(一)按區域劃分。1-3月份,鼓樓區、晉安區、長樂區、福清市、連江縣、永泰縣同比“雙下降”,閩侯縣同比“雙上升”,其中臺江區、永泰縣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鼓樓區事故3起、死亡0人,同比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1人;
臺江區沒有發生事故,同比起數減少1起、死亡人數持平;
倉山區事故2起、死亡0人,同比起數減少1起、死亡人數持平;
晉安區事故3起、死亡0人,同比起數減少4起、死亡人數減少3人;
馬尾區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起數、死亡人數持平;
長樂區事故3起、死亡4人,同比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2人;
福清市事故5起、死亡2人,同比起數減少2起、死亡人數減少1人;
閩侯縣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起數增加1起、死亡人數增加1人;
連江縣事故3起、死亡0人,同比起數減少1起、死亡人數減少3人;
閩清縣事故1起、死亡0人,同比起數持平,死亡人數減少1人;
羅源縣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起數增加1起,死亡人數持平;
永泰縣沒有發生事故,同比起數減少1起,死亡人數減少1人;
高新區事故1起、死亡2人,同比起數減少1起,死亡人數增加1人。
(二)按行業領域劃分。道路運輸業、商貿制造業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雙下降”,農林牧漁業、采礦業沒有發生事故。
道路運輸業發生事故22起,同比減少13起,下降37.1%;死亡6人,同比減少9人,下降60%;受傷18人,同比減少13人,下降41.9%。
商貿制造業發生事故1起,同比減少2起,下降66.7%;死亡1人,同比減少2人,下降66.7%。
建筑業發生事故3起,同比持平。死亡4人,同比增加1人,上升33.3%。其中建筑安裝業1起,死亡1人;土木工程建筑業2起,死亡3人。
農林牧漁業、采礦業未發生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3月份,全市除道路運輸事故外,未發生其他領域生產安全事故,但伴隨著企業進入生產加速期,部分企業為追求經濟效益,超能力、超強度生產,易產生安全隱患,引發事故。一是道路運輸事故依然高發。與1、2月相比,道路運輸事故整體呈上升趨勢,且事故起數占全市整體事故達八成以上。4月3日,在福州繞城高速(省高速管轄范圍)長樂往青口方向,一輛小汽車因駕駛員疲勞駕駛,與在右側應急車道上的養護作業車發生碰撞,造成小汽車上成員4人死亡、1人受傷。二是部分縣區今年以來已發生多起事故。1-3月份,福清市已發生5起事故,長樂區各類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連江縣水上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閩侯縣與去年同期相比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呈現“雙上升”。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強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清明、“五一”假期,節日期間出行需求旺盛,各級各部門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緊盯重點車輛和關鍵區域,聚焦不系安全帶、酒駕醉駕、無證駕駛、“三超一疲勞”等突出違法行為,強化路面交通執法,真正整治一批交通安全隱患。
二是扎實開展海上安全重點整治月活動。沿??h(市)區、涉水行業主管部門與市安委會督導工作組、駐點指導服務組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綜合采取做實做細船舶檔案、加強一線船管站建設、海上屯兵駐守、清理“三無”船舶等措施,嚴厲打擊私自拆卸北斗示位儀和AIS、非法采運海砂、非法走私凍品、非法載客垂釣等突出違法違規行為,補足船舶安全管理漏洞,全面排查整治各類海上風險隱患,有效扭轉我市海上安全生產被動局面。
三是盯緊看牢重點行業領域。各級各部門要圍繞我市風險突出的領域環節,扎實開展一輪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突出我市近年來生產安全事故較為集中的道路運輸、水上交通和漁業安全、建筑施工、工貿、消防等領域,通過明查暗訪、盯守管控以及編制隱患清單等有效方式,全面排查整治一批風險隱患,扎實整治一批問題企業、不放心企業,認真解決一批安全生產監管機制體制上的短板弱項。
四是抓好上級指導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各級各部門要抓緊整改本輪國務院安委會、省安辦來榕督查發現的51處問題隱患,并適時采取“回頭看”等方式防止隱患回潮。同時,要認真分析上述隱患中暴露出的共性問題,通過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強化安全綜合監管,全力提升我市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