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 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4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領導下,我委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扎實履職盡責,不斷推動我市名城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ㄒ唬﹫猿窒到y思維,健全保護體系。一是持續推動我市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公布工作。2024年計劃新公布歷史建筑20處、傳統風貌建筑180處,目前正進行初步摸底、現場勘察等工作。持續開展歷史建筑等測繪建檔、保護圖則編制工作。截至6月底,各縣(市)區累計完成1326處歷史建筑測繪建檔和保護圖則編制工作。二是積極組織申報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和第五批省級傳統村落。目前,已組織2處街區申報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4處村落申報第五批省級傳統村落。三是落實福州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部署。我委已指導推動各縣(市)區著手梳理歷史文化價值較高、具備提升為文物建筑潛質的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名單。
(二)堅持保用并舉,激發古厝活力。一是扎實開展古厝保護利用。結合我市開展“九個一批”保護利用活化一批古厝專項工作部署,我委牽頭梳理確定并推動實施121個項目,截至6月底,已完工36個、施工中37個,其余項目正有序推進。二是有序推進重點改善提升。按照省住建廳下達任務,2024年,我市共計2個街區、4個鎮村重點改善提升工作,2個街區為上下杭和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項目計劃總投資2700萬元,截至5月底,開工率及完工率居全省第一,投資完成率居全省第三。4個鎮村為閩侯縣白沙鎮、福清市一都鎮一都村、連江縣黃岐鎮大谷村、羅源縣中房鎮溪門村,項目計劃總投資4800萬元。三是積極推進示范縣創建。永泰縣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示范縣方面,立項至今已完成嵩口鎮非遺文化展示空間、民俗文化體驗館等54個項目,基于永泰示范縣創建工作經驗形成的“嵩口模式”已獲得中宣部批示推廣。閩清縣制定省級傳統村集中連片示范縣制年度中遠期示范項目清單并上報省廳,正按序時推進各項目,計劃打造以坂東三溪片區、塔莊省璜片區為核心的集中連片保護示范區,目前已有古厝修繕工程進場施工,風貌整治工作也已啟動;同時積極拓寬思路,充分發揮省級補助資金引導撬動作用,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古厝認領、修繕等保護利用工作,目前已有企業簽訂認領協議,全力打造示范縣創建“閩清模式”。
?。ㄈ┩晟崎L效機制,筑牢保護基石。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我委牽頭草擬《關于進一步加強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的意見》《福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業態規范管理若干措施》,并分別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牽頭起草《福州市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現已形成初步成果并完成意見征集,擬待省住建廳最新相關規定出臺后,再行優化。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求,積極配合開展《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完善技術規范。我委組織編制《福州市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圖則編制指南(試行)》《古厝整體位移及落架遷移保護利用技術導則(試行)》等政策規定、技術規范,目前已經形成初步成果,為古厝保護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三是健全安全生產保障機制。根據省、市工作部署,印發《福州市歷史建筑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具體部署推進縣(市)區古厝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并定期匯總上報。此外,我委還制定了《<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自由裁量權基準》,積極推進省一體化執法平臺建設工作。四是推進部署古厝保護績效考核工作。結合市對我委績效考核指標,進一步優化市對縣(市)區古厝保護工作績效考核指標,并嚴密組織實施。
?。ㄋ模┩诰蛎俏幕滋N,彰顯名城文化內涵。加強對福州名人文化資源的挖掘、宣傳。依托嚴復誕辰170周年、沈葆楨撫臺15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參與嚴復史績展、沈葆楨巡視臺灣史績展等相關工作。積極配合《中國建設報》等單位開展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宣傳,目前,《中國建設報》已經以《派江吻海 福美綿長——福建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紀實之一》《石刻與木構:聆聽千年宋樂華章——福建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紀實之二》《閩都人杰數風流——福建福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紀實之三》為題,連續三期對福州進行報道。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階段,我委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重要指示和《<福州古厝>序》精神為指引,扎實做好歷史文化系統性保護與利用,不斷融入現代國際化城市建設發展大局,持續書寫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新篇章。
(一)健全保護要素體系。推動公布新一批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組織開展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等申報,著力構建完備的名城保護體系。規范歷史建筑保護圖則編制要求,對已公布的建筑完成測繪建檔和保護圖則編制,推動形成我市歷史文化遺產矢量數據一張圖。
(二)持續深化活化利用。持續推動實施 2024年“九個一批”專項行動保護活化一批古厝項目,完成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保護修繕項目 15處、活化利用項目 30處,激發古厝活力。緊扣省為民辦實事項目中保護利用城鄉歷史文化及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等內容,籌劃并推動實施新一批街區街巷、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整治提升。結合城市發展和歷史文化保護實際,做好經營性用地出讓計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審查、歷史文化資源評估論證等,推動歷史文化永續傳承。
(三)完善保護管理體系。推進歷史地段保護規劃編制和報批,加強規劃銜接。深入開展名城保護專項評估工作,推動“以評促?!薄=Y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健全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推進保護修繕全過程管理。
?。ㄋ模┳嵤痉犊h創建。全面完成永泰縣創建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推動閩清縣創建省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
(五)宣傳展示保護成效。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讀本》福州卷、《三坊七巷志(重修)》相關工作,繼續推進福建傳統風貌建筑叢書——《福州傳統建筑》編撰,推進福州古厝成果展建設,持續講好福州古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