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供銷社2024年工作計劃

日期:2024-04-26 09:58 來源:福州市供銷社
| | | |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和關于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省供銷社五屆三次理事會議部署,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堅持為農服務,聚焦“兩個成為”,以“再生資源”“農業生產”“縣域流通”三張服務網絡建設為重點,立足穩中求進,持續深化綜合改革,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堅定“信”的初心,著力加強黨對供銷事業的領導

  1.持續加強理論武裝。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堅持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委會議第一議題、集體學習第一主題、干部培訓第一主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持續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

  2.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供銷合作社黨的各項建設,修訂完善《中共福州市供銷社黨委“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落實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基層組織設置與管理職責,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3.知行合一推動落實。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貫徹落實臺賬,完善工作督辦機制,確保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圍繞貫徹落實中發〔2015〕11號、閩委發〔2016〕6號和榕委發〔2016〕15號文件要求,大興調查研究,解決發展難題,推進高質量發展。

  二、堅定“改”的決心,著力增強系統發展內生動力

  4.統籌謀劃系統推進。結合全市系統實際,以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為重點,科學制定《2024年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書》,提升改革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用好現場會、培訓會,組織赴改革先進地區考察調研,以凝聚共識、同向發力,形成系統上下工作合力。

  5.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以優化聯合社治理機制為重點,制定出臺《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運行規則》,發揮好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作為專業機構的前置研究、管理主體作用,推動各(市、區)供銷社召開社員代表大會按期換屆,持續完善全市供銷社“三會制度”建設。以細化聯合社監管職能為關鍵,制定《出資企業重大事項審批與備案管理規定》《出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辦法》,加強對直屬單位經營業務指引,規范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管理,修訂聯合社機關各處(室)工作職責以優化業績考核評價標準為重點,按照“簡單、管用、可操作”要求,修訂完善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各縣(市、區)供銷社、直屬單位綜合業績考核評價標準和《直屬單位激勵與約束暫行辦法》,優化直屬單位薪酬管理制度

  6.強化督導狠抓落實。建立深化綜合改革重點工作任務臺賬,細化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定期召開深化綜合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推動綜合改革工作,落實月跟蹤、季分析制度,適時調度改革進展。總結梳理一批深化綜合改革典型案例,指導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復制推廣經驗做法。

  三、堅定“穩”的恒心,著力在富民增收上體現擔當作為

  7.做好農資供應保障。健全農資保供穩價機制,指導全市系統高標準完成4.2萬噸農資儲備任務,加強購銷合作,完善經營網絡,創新服務方式,確保農資供應量足價穩質優。推動市農資公司探索股份制改造,組織開展農資科技下鄉活動10場,推廣高效施肥用藥技術,全系統化肥、農藥銷售量爭取實現同比減少2%的目標。開展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建設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膜回收站點7個。

  8.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借鑒“供銷農場”、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托管等模式,培育打造一批新型服務主體,探索優化農產品耕種收儲銷等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指導各縣(市、區)供銷社、城南公司參與打造以瑯岐為中心、多區域共同發展的副食品生產供給基地。推動瑯岐副食品基地完成農業設施更新改造,有效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提升莊稼醫院為農服務功能,全系統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規模(含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服務面積)較上年度比增8%。發揮我市海上產養殖規模化優勢,聚焦陸島物資供應、漁業生產要素供給等領域,以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拓展海上惠農服務,探索打造“供銷漁場”服務模式。

  9.深化拓展山海協作。積極開展消費幫扶切實發揮“832平臺”及農特產品展示展銷中心作用,深化拓展“福州—南平”新時代山海協作,扎實推進援疆(奇臺縣)援藏(八宿縣)等工作,探索拓展對臺農特產品經營業務,組織系統所屬農產品經營單位赴產地開展采購幫扶,新建一批消費幫扶體驗館,共辦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會,為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支持。

  10.鞏固農村服務陣地。因地制宜推廣縣級社對基層社資產、財務、業務、人員等的統一管理。組織實施基層社質量提升行動,培育服務功能全、社會形象好、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基層社18家,分類改造基層社8家、農村綜合服務社40家,持續推進鄉鎮惠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開展示范鄉鎮惠農綜合服務中心、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工作,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不斷強化與農民的利益聯結。

  四、堅定“進”的信心,著力要素流通上爭創

  11.完善流通服務網絡。增強以市帶縣服務功能,以“1個平臺、1個目錄、4個標桿、15個骨干網點”為目標,建設市級農特產品流通服務骨干網絡,以積極整合市縣兩級供銷社資源,打造全省市級農特產品流通品牌。積極推進推動閩侯縣荊溪供銷社流通體系提升項目、永泰縣梧桐供銷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完工驗收,推進榕供龍映流通服務網絡項目建設,發展“供銷榕印”品牌連鎖門店8家,提高農產品連鎖化運營與流通服務能力。

  12.打造展示展銷品牌。接續舉辦第四屆“福茶行天下”三茶融合發展大會、第五屆中國(福建)食用菌博覽會、第三屆中國茶葉交易會,組織各縣(市、區)供銷社積極參與舉辦“一縣一周”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箱”遇供銷—后備箱經濟系列活動。加強供銷社“福種子”公用品牌打造,自主舉辦市級名特優展示展銷活動,提升供銷合作社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13.優化城鄉社區服務。著力培育再生資源回收標桿企業,提升城市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城區智能化分揀中心項目建設和環保驛站規范運營,開展再生資源回收信息化建設,做好低值回收物的試點回收工作。指導縣域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做優煙花爆竹批發與直營零售等經營管理工作,為市民供應“平價煙花”“安全煙花”。推動祭酒嶺新村養老項目投入運營。

  14.強化項目引領帶動。組織實施項目經營處置提升專項行動,對標巡察報告中項目經營專項反饋的問題,抓好長期虧損的存量項目處置工作,推進傳統業務企業拓展新產品、新模式、新渠道。圍繞主責主業,做好嶺頭集鎮、攜城茶都等大宗資產業態規劃提升,加強對招商招引,謀劃生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以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梳理、生成一批流通服務類項目作為支撐,發揮財政專項資金作用,加快推進市級展示展銷中心、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等項目落地,增強社有企業發展后勁。

  五、堅定“嚴”的細心,服務保障系統高質量發展

  15.認真抓好巡察問題整改。堅決扛起巡察整改政治責任和主體責任,扎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針對巡察反饋的問題,組織實施資產資金處置提升專項行動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點上改”與“面上改”相結合,認真舉一反三,強化標本兼治,建立長效機制,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16.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壓緊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紀檢監督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做實政治監督,做深日常監督,做準專項監督,強化審計監督,開展好1+X專項檢查,貫通各類監督力量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市供銷社出資企業年度經營情況開展審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扎實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警示教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17.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立健全教育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干部政治素  養、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實踐本領。積極推進人才興社,專項引進一批經營性人才。堅持大抓系統、大抓基層,繼續抓好基層社主任培訓工作。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加快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18.持續深化作風建設。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大力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工作作風,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不斷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我市實施辦法,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工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以釘釘子精神不斷推動供銷合作工作邁上新臺階。

  19.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站位、扛牢責任,針對危舊房屋等重點領域、煙花爆竹經營等重要環節,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扎實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完善防范措施預案,定期組織針對性演練,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