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福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018年1月5日在福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福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福州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福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7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五區疊加”重大戰略機遇,不斷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000億元、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05.7億元、增長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4.2億元、同口徑增長10.4%;固定資產投資5800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81億元、增長11%;出口總額1510億元、增長7.3%;實際利用外資123.6億元、增長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2%;城鎮登記失業率2.43%。
?。ㄒ唬┏掷m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去產能穩步推進,全面取締“地條鋼”企業;持續推動去庫存,商品房去化周期縮短至10.2個月,較2015年底縮短了10.8個月;企業杠桿率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降至1.5%,低全省0.6個百分點;降成本成效顯著,共減輕企業稅費負擔290億元;補短板有序推進,33個補短板工程包完成投資257億元,超全年計劃28個百分點。服務業占比進一步提升,占GDP比例達50.5%,調結構、穩增長成效逐步顯現。
農業基礎不斷夯實。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7億元,增長3.6%。糧食總產量保持平穩,水產品產量增長6%。積極發展龍頭企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299家。品牌農業持續做強,新增無公害產地認定20家企業、20個產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工作有序推進,新增市級融合發展示范項目10個。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霍口水庫、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晉安河擴河快排工程,全市水利完成投資44.5億元。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全市前10位行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55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71%。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277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3%。雪人磁懸浮離心機、羅源閩光60萬噸高線升級改造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開工建設,京東方8.5代面板、申遠聚酰胺一體化、中江石化聚丙烯等重大項目投產或部分投產。開展產業鏈補鏈項目精準招商,新引進比特大陸科技人工智能、克里貝爾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產業項目。
服務業支撐不斷強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笆濉眹曳諛I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開展,福大怡山文化創意園等3個園區獲評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東街口、海峽金融商務區等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傳統服務業加快轉型,創建省級示范性家政服務站5個;永輝等大型商超企業推行“互聯網+商貿流通”發展模式。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金融業、物流會展業、科技信息服務業、旅游健康業、特色商品貿易等五大重點產業持續壯大。做大做強省會金融業,新引進興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意人壽等金融機構,金融業增加值增長8%?,F代物流業快速增長,完成快遞業務量3.4億件,增長30%。電子商務釋放活力,交易額1790億元,增長20.9%。江陰口岸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5%,整車進口突破1萬輛。
?。ǘ┘涌焱七M項目建設,有效投資效益提升
攻堅、招商行動落實有效。把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以攻堅做實存量,以招商做大增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攻堅2017”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909.8億元,開工項目448個,已竣工項目238個,征遷交地項目完成交地14.51萬畝,拆遷1341.55萬平方米,推動福清核電3-6號機組、軌道交通2號線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建設?!罢猩?017”行動落地項目2647個,其中總投資30億元以上的項目37個,引進中國烏克蘭協同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項目。
項目建設成效明顯。我市共入庫億元以上“五個一批”項目2491個,總投資28238.6億元,其中簽約項目356項,總投資3965.4億元;開工項目1375項,總投資13052.2億元;投產項目418項,總投資3692.4億元。192項市管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76.5億元,792項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561.4億元。前三季度“五個一批”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共有13個次縣(市)區居全省前十位,占全省入圍量的26%。創新項目推進機制,發揮省市重點項目、“重中之重”項目協調督查機制,通過下沉一線抓實項目、上下聯動破解問題,提升項目管理服務效益。
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軌道交通建設提速,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日均客運量達13.4萬人次,1號線延伸段、2號線、6號線加快建設,4號線、5號線、濱海新城快線順利啟動;軌道交通新一輪線網規劃、第三期建設規劃修編工作加快推進;福廈客專全線開工,福平鐵路建設順利推進。港口建設進度加快,江陰建滔化工5萬噸級碼頭、閩海能源5萬噸化工碼頭通過竣工驗收并對外開放。江陰進港航道三期工程、羅源灣進港航道二期工程,江陰港區18-19號泊位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扎實推進,先行填海工程進展較快。
?。ㄈ┩苿有屡f動能轉換,發展動力持續增強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扎實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福州新區國家雙創基地建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增長24%,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1.76%提升至1.98%。出臺推動新一輪經濟創新發展十項政策,順利通過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考評。企業上市取得突破,新增上市企業11家,占全省上市企業的比重為44%;進一步完善總部經濟政策,新發展總部企業20家;4家企業入圍2017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實施107項市級重點產學研項目、118項省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新認定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1家、省級科技型企業168家,培育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06家。推進雙創載體建設,新認定省市眾創空間61家,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入駐我市。
新興產業活力增強。組織實施32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全市規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完成475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3%,比增9.3%。積極培育發展新業態,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揭牌,全球最大規模的窄帶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啟動。阿里巴巴“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等新零售業態落地發展。
濱海新城加快建設。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濱海新城核心區概念性總體規劃等編制完成,規劃建設臨空高新產業經濟區,積極申請設立福州空港綜合保稅區,同步推動三江口、閩江口等組團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兩批136個重點項目建設,綜合醫院、學校、國際度假酒店、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等配套項目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提速,為把濱海新城建設成為未來城市樣板奠定基礎。積極打造創新高地,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浪潮集團等企業陸續入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省超級計算中心二期投用運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大數據平臺(福建)分中心、國家國土資源應用大數據中心試點等順利落戶。
?。ㄋ模┩七M改革擴大開放,市場活力有效釋放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完成第五、六輪簡政放權工作,取消行政審批事項68項,下放行政審批服務事項22項,取消、簡化辦理環節40個,取消54份申請材料,5個事項實行“市區同權、多點辦理”。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完善“多規合一”并聯審批,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服務模式。在全省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率先完成“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的梳理公布,在全國率先實行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我市被列為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試點示范城市。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深入推進12個領域79項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健全完善福州新區管理體制機制,新區顧問制度等15項改革任務取得突破。自貿區福州片區新推出3批44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2項,復制推廣到全國2項、全省26項。新推出第三批14個金融創新案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出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紅黑名單管理辦法,城市信用狀況監測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10,信用平臺和網站建設水平躍居全國第6位,全面實施信用聯合獎懲,率先在建設招投標領域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全面完成全市行政機關公車改革,扎實推進國企、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開展出租車運價改革。
開放合作邁上新臺階。主動融入海絲核心區建設,積極推動“海上福州”建設,加快打造21世紀海絲戰略支點城市,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江陰港新開通“印尼線”“馬尼拉線”“越泰線”等航線,“海絲”航線達6條。成功舉辦第三屆海絲國際旅游節和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重大活動,促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舉辦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等國際重大賽事。深化榕臺合作,新設立3家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6家市級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在我市創業就業臺灣青年3394人。瑯岐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被批準為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舉辦第五屆“海青節”系列活動。
(五)切實改善社會民生,公共事業不斷進步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民生相關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9.4%,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新建、改擴建40所中小學和13所公辦幼兒園,改造校舍37.47萬平方米,新建320間智慧教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級醫療衛生預算投入資金10.1億元,較上年增長12%?;竟残l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45元提高到50元。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設。建成開放市圖書館新館、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陳紹寬故居等,完成70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499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達標提升。
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0859元和17817元,分別增長8%和9%。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平均比去年提高22.8%和32%。全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01.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14萬人、工傷保險161.8萬人、失業保險121.3萬人,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各項年度參保任務。制定出臺福州市《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建成市級福利中心,持續推進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和投用,引進福建海峽健康養老中心項目,新建261所農村幸福院、37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提升24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全市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3835套,占目標任務的101.7%,超額完成230套;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8811套,占目標任務的188.1%,超額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啟動共有產權住房建設試點。
民生工程成效顯現。完成20項75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包括19個路口改造工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新增和優化公交線路20條等。出臺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意見,完成連片舊屋區改造42個、566萬平方米,整治提升老舊小區35個。。建立健全排水防澇體系,在全省率先啟動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完成45個澇點整治,統籌推進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建設。建成二環五四路口改造工程、浦上大道改造工程等222個緩堵項目。平安“三率”保持全省前列,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5萬人,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2.43%,控制在省下達的任務范圍內。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1350元/月提高到1650元/月,居全國省會城市第9位。出臺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配套政策,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鼓勵應屆博士研究生來榕工作。
精準扶貧扎實推進。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工作,全市832戶2613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實現脫貧;200個貧困村順利退出,永泰“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現摘帽。實施薄弱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100個,完成目標任務。實施精準就業扶貧計劃,開發1134個公益性崗位安置退養漁民、就業困難人員,成功幫扶4292人就業脫貧。大力推進與甘肅定西市就業扶貧協作,有效對接3567人來榕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902人。
新型城鎮化取得成效。福清龍田鎮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閩侯海絲時尚居藝小鎮、鼓樓金?!盎ヂ摼W+”小鎮等4個列入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美麗鄉村建設提速,新建美麗鄉村111個、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示范村(創建村)425個。
?。┲ψズ蒙鷳B保護,生活環境日益優化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完成年度改革任務17項。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6%,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5.9%,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42,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5位。閩江、敖江、龍江干流水質達標率100%,I-III類以上水質比例90%;74個省控小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78.4%,較2016年提高16.2個百分點,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節能減排深入推進。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完成年度減排目標。扎實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獲評“年度可持續發展低碳城市”。加強燃煤鍋爐整治和工業企業污染治理,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淘汰黃標車6203輛,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任務。實施排污權交易制度,全面推進排污權核定,實現排污權交易254筆。
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宜居環境建設完成投資611億元,投資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一。建成12個生態公園,建成大腹山、牛港山公園等12條休閑步道,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70個串珠式公園完成建設。開展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百日攻堅,創造“水清、河暢、安全、生態”的內河環境,基本消除梅峰河、陽岐河等43條黑臭水體,新建改造濱河綠道20公里,拆除、改造沿河舊屋區183萬平方米,沿河環境顯著提升。完成城區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實現“一江一軸一線三中心”夜景基礎構架。
總體來看,2017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平穩,穩中有進。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正處于攻關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部分指標離年度預期目標還有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實體經濟仍較困難,工業大項目、好項目不足,部分企業仍處于減停產狀態;城市功能品質仍需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還存在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待加強,社會民生領域短板仍需補齊。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主動作為,認真應對,努力解決,繼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二、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全市上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堅決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促進快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有機統一,加快建設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有福之州。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今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4%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建筑業增加值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同口徑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實現年度目標;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37以內。
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重點要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抓好“三去一降一補”。清理“僵尸企業”,破除無效供給,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推動鋼鐵、船舶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整合重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強化金融風險防控,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風險底線。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繼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及用能、物流成本,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創新產業融合機制,新增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點10家。打響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金魚、福州魚丸等農業品牌,計劃新增1-2個“福建著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2-3個“福建名牌農產品”。發展重點農業園區,在鞏固福清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基礎上,再創建3個省級、13個市級、39個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漁業發展,推動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馬來西亞等境外漁業基地建設。引進一批遠洋捕撈、精深加工項目,推動“深海時代產業園”等項目落地。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和農資監管信息平臺,果蔬茶菌標準化基地達到332個,畜禽規模養殖場達到180個。。
促進工業轉型發展。加快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圍繞“142”產業部署,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力爭紡織化纖產值突破3000億元、輕工食品產業產值超過2100億元、電子信息產值超過2670億元、機械制造產值超過1800億元、冶金建材產值超過1250億元、能源電力產值超過700億元、石油化工產值超過350億元。加快龍頭企業培育,推動明輝電力、力恒錦綸、奮安鋁業、福清核電等5家企業成為百億企業,培育京東方、旭福光電等8家企業成為省級龍頭企業。加快引進一批能夠延伸產業鏈、帶動全局、增強后勁、產生重大拉動和深遠影響的項目,推動中鋁美鋁汽車板鋁合金、北汽福奔新能源汽車、京東方柔性面板、康乃爾MDI等項目盡快落地、開工建設,加快申遠新材料、中江石化等20大新增長點項目盡快達產。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加快培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強化政策支持,充分用好、用活市本級工業扶持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扶持一批傳統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鼓勵企業使用大型控制系統、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化制造裝備,實現“機器換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確保項目引得進、落得下、發展好。
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繼續抓好服務業跨越發展行動計劃的落實,推進福州市“十三五”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鼓樓區服務業綜合改革示范典型工作,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提升五四路高端商務集聚區、北江濱中央商務區、海峽金融街等傳統集聚區發展質量,加快江南CBD、濱海新城CBD等新集聚區布局建設。用足用好鼓勵新引進企業總部的4條措施,力爭新引進企業總部或職能機構80家以上。推進制造業主輔分離,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盤古天地東南區總部、金水湖文化旅游、八仙過海旅游文化綜合體、360產業園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加快金融業態集聚形成,著力建設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力爭新增上市后備企業10家進入實質上市程序,爭取20家以上企業到“新三板”、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等掛牌。抓好閩都文化、溫泉養生、濱江濱海、清新生態旅游品牌建設,加快推進福州市旅游電子信息系統(三期)、瑯岐島綜合文旅項目、全國首家國家旅游數據分中心等建設,力爭旅游總人次突破8000萬。加速發展會展經濟,辦好第83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亞太水產展示會等大型展會。大力發展物流業,力促福清公路港、蘇寧物流基地二期等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和基地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推動5家企業進入A級物流企業行列。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重點推動億貝(eBay)跨境電商出口產業園、德商匯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電商項目建設。
(二)加快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福州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新一輪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持續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力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增長20%以上,R&D指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5件以上,專利申請量達到2.5萬件,新增各級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40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培育創新創業主體,大力發展科技雙創載體,力爭新認定省級眾創空間10家、市級20家。貫徹落實創新發展十項政策,靠前服務,抓好政策兌現和完善。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推動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計劃,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北汽福奔新能源汽車、東南汽車三期等項目落地,推動克里貝爾生物醫藥、坤彩珠光材料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改造提升紡織化纖、冶金建材、輕工食品等產業,促進產業加速向高端化跨越。紡織化纖產業著力加大高性能纖維和功能性面料、針紡織品生產,推動唐源合纖差別化功能性錦綸纖維、源達針織高檔針織紡織品等重點項目建設。冶金建材產業重點擴展冶金精深加工,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推進吳航不銹鋼拉絲深加工、博那德低碳建筑生產一體化等重點項目建設。輕工食品產業加快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推進漢吉斯食品加工制造產能升級、友和膠粘雙面高溫特種膠帶制品等重點項目建設。
(三)抓項目促發展,持續增加有效需求
擴大有效投資。以“抓項目促發展”專項行動為載體、平臺和抓手,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五個一批”新開工項目達1350個、引進產業項目550個、竣工投產(投用)項目550項等目標。緊盯濱海新城建設、水系治理、民生補短板、重大產業等關鍵領域,抓好215項市管省重點項目、950項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分別達600億元、3000億元以上。全力推進“海上福州”、地鐵等重點領域建設,抓好省、市級投資工程包建設。持續健全重點項目協調機制,強化跟蹤服務,確保重大項目按時開工、在建項目加快進度。發揮政策翹板作用,貫徹落實激發民間投資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清理市場準入限制性條件,優化投資環境,拓展投資領域,促進投資持續平穩較快增長。
增強消費需求。持續推進“十大擴消費行動”,圍繞商貿流通、家政服務、教育文化、體育健身、健康養老、旅游休閑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發展消費新增長點,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發展實體零售業,開拓城區智慧商貿新格局,加快培育省級綜合商圈,打造東街口百億商圈,推進萬寶商圈改造提升,培育壯大東二環泰禾廣場、閩侯奧特萊斯等新興商圈。鼓勵傳統零售業試水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強化消費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推進商務流通領域追溯體系建設工作。
?。ㄋ模┥罨母镩_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深化“一窗受理”服務模式,逐步建立完善“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套標準、一事一辦、一庫共享、一體運行”的新型政務服務體系。以建設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試點城市為契機,進一步實現跨部門、跨地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不斷擴大推廣24小時自助服務內涵和范圍,全方位貫徹落實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機制。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將自貿區福州片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驗范圍復制推廣到福州新區。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投融資、科教、醫療衛生等經濟社會事業體制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大力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推進市屬國企與央企、省屬企業的戰略合作,持續做好國有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出臺國企改革方案,理順國資國企管理體制機制。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現“藥、價、?!甭搫樱^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面完成國企、事業單位公車改革。推進信用示范城市建設,完善信用制度建設,建立信用信息異議和信用修復機制,強化信用聯合懲戒,大力實施信用惠民工程,做好信用數據應用,布局信用產業,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信用產業。繼續抓好價格改革,完善公交票價、農業水價等價格機制。
抓好對外開放。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間產能合作,做好“走出去、引進來”文章,加大對外市場開拓的政策扶持力度,辦好1-3場“福州品牌海絲行”活動,全力推動中歐班列開通。持續推進“海絲門戶樞紐機場”建設,增開福州至歐洲航班,加密福州至東南亞航班。加大海交會、投洽會簽約外資項目的跟蹤推進力度,持續做好對外招商引資,提升外資使用效益。培育1-2家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盯住關鍵環節,持續挖掘出口新增長點。推動羅源灣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提升港區承載能力。推動江陰港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整車進口突破1.2萬輛。深化自貿區改革開放,圍繞投資貿易便利化、對臺與海絲合作等領域加強創新,推出30項以上創新舉措;加快跨境電商基地、物聯網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技術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推動洛基山北美西洋參進口分撥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等項目落地運營。積極推動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兩岸金融創新合作示范區等載體建設,落實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榕創業就業政策,打造1-2個省級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培育創建2-3個市級基地。率先推動解決臺企與大陸企業、臺灣居民與大陸居民實現基本相同待遇。扶持培育馬尾至馬祖、黃岐至馬祖兩條海上客運航線,推動瑯岐對臺客運碼頭投入運營。辦好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五)加強城鄉統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福州新區建設。以濱海新城建設為重點,同步推進新區各功能區開發建設,推動全域均衡發展。持續推動濱海新城136項重點項目建設,盡快謀劃生成后續項目,加快建設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地鐵6號線、濱海新城軌道交通快線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著力推動國際雙語學校、濱海新城綜合醫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提升新城品質。深化三江口組團規劃,努力打造老城、新城間連續貫通、協調發展的城市樣板。加快瑯岐島全域開發,打造國際生態旅游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總結推廣閩侯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經驗。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培育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抓好400多個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建設150公里農村公路。實施鄉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引進農業科技高端人才,發揮非政府組織和鄉賢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繼續做好福清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持續推進永泰嵩口鎮、福清龍田鎮和長樂東湖VR小鎮、鼓樓金?!盎ヂ摼W+”等國家級、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建設,創建3個以上省、市級特色小鎮。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發揮我市區位、產業、文化等方面綜合優勢,增強福州中心輻射功能,帶動區域間協調發展。推動泛珠三角、閩浙贛皖、閩東北區域協作,圍繞項目建設、產業互補、政策共享、旅游開發、招商引資、環境營造等重點領域,鎖定具體協作項目,加強產業合作。推進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推動“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建設,實施海洋合作提升行動,完善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建設。
(六)實施惠民政策,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推進社會公共事業。著力發展醫療健康事業,推進省會城市醫療衛生項目“333”工程,全力推動市一醫院新外科病房大樓、市中醫院病房綜合樓、兒童醫院門診綜合樓、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市精神病院新門診綜合樓等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推行院長目標年薪制,推進閩清、永泰縣域醫共體試點;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確保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30%以上。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設施,推動各類場館開放。持續推動教育惠民,新建、改擴建13所公辦幼兒園、34所中小學;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鼓勵社會資本建設普惠性幼兒園;繼續改善辦學條件,改造校舍25.2萬平方米、運動場2.92萬平方米;提高現代職業教育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加快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市少兒圖書館新館、市群藝館新館規劃選址和建設。
促進就業鼓勵創業。發揮創業扶持政策的綜合效應,制定實施新一輪省會城市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爭取城鎮新增就業12.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圍繞創新發展政策和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建設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五個一千”人才行動計劃,引進培養千名博士,招聘千名村務工作者,表彰千名存量人才,建成千套人才公寓,招聘千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者。支持省級以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在榕創業創新,完善首席科技官制度,推廣閩都英才卡,建設中國福州留學人員創業園長樂濱海分園、國際人才交流中心。
提高基本社會保障。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持續推進精準扶貧,啟動第六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實施82個薄弱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持續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提高城鄉低保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健全“1+N”養老政策體系,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醫養融合,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完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擴大低保對象覆蓋面。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加強住房保障供應。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限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合理增加住宅土地供應。進一步完善公共租賃房、安置型商品房、共有產權房等分配、管理、運營機制,鼓勵支持發展專業化房屋租賃業務。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2萬套,啟動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工作。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福廈客專、繞城高速東南段、長平高速、莆炎高速、長福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加快機場第二輪擴能和二期工程建設。完善軌道交通網絡,推進新一輪線網規劃和第三期建設規劃修編報批,推動1號線延伸段、2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建設提速,加快3號線等線路前期研究。提速江陰港區6-9號泊位、羅源灣可門作業區14號、福清核電5-6號機組、海西天然氣二期管網、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等港口和能源項目。合理布局充電基礎設施,新建充電樁3400個,充電站50座以上,推廣應用物流專用電動汽車2500輛。
?。ㄆ撸┥罨鷳B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改善生態環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推進“全民動員、綠化福州”行動,鞏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果。推進提升空氣質量行動計劃,強化輕微污染天氣應對,加強揚塵污染整治,力爭空氣質量“保八進四”。深化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實河長制,著力治理小流域污染源頭,加大城區內河水系整治工作。開展農用地土壤狀況詳查,進行農用地土壤質量分類試點,持續規范化管理危險廢物。積極培育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市場主體,提高環境治理市場化運作水平。
推進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落實各項改革任務,探索連江縣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等創新試點的經驗,加快總結、推廣。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有效對接全國碳交易市場。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推進綠色發展評價考核,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產離任審計。加強節能減排,繼續推進全行業排污權交易,加快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降低企業能耗,實施30 項高耗能行業節能技改項目。嚴格落實環境準入和環保督察制度,確保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市委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提振精氣神、改進調查研究、加強一線攻堅,齊心協力、真抓實干,為加快建設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有福之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附件:福州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18年主要指標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