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是否運動?科學建議與健康風險解析

日期:2025-05-16 14:45 來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 | | |

  一、熬夜的危害:運動無法完全抵消的傷害

  長期熬夜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認知功能受損等健康問題。研究表明:

  1.心血管負擔:熬夜后心臟節律紊亂,心血管系統處于超負荷狀態,此時劇烈運動會進一步升高心率和血壓,增加心肌梗死風險。

  2.運動損傷風險:熬夜后注意力下降,動作不規范易引發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

  代謝紊亂:睡眠不足導致皮質醇分泌異常,可能加劇血糖波動和脂肪堆積。

  二、熬夜后運動的潛在風險

  盡管運動有益健康,但熬夜后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弊大于利:

  心血管系統超載:心臟和血管在熬夜后已處于疲勞狀態,劇烈運動會誘發心律失常或血壓驟升。

  免疫力進一步下降:熬夜本身削弱免疫系統,高強度運動可能加劇免疫抑制。

  認知與情緒惡化:睡眠不足時運動可能加重疲勞感,甚至引發焦慮。

  三、科學建議:熬夜后如何安排運動

  若不得不熬夜,需遵循以下原則:

  優先補覺:睡眠是恢復身體機能的最佳方式,建議至少保證7小時睡眠后再運動。

  選擇低強度運動:如瑜伽、拉伸、慢走或游泳,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以下。

  補充營養與水分:攝入富含維生素B、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香蕉、雞胸肉),避免咖啡因飲料。

  避免劇烈運動:熬夜后24小時內不建議進行力量訓練、長跑等高強度活動。

  四、長期熬夜者的健康管理策略

  調整生物鐘:逐步提前入睡時間,每天固定起床時段,利用日光調節褪黑素分泌。

  規律運動計劃:在充分休息后,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每周3—4次。

  監測健康指標:定期檢查血壓、血糖和心率,警惕心血管異常。

  《柳葉刀》研究指出:運動雖能延緩認知衰退,但長期熬夜會抵消其益處;《英國醫學雜志》強調:熬夜后高強度運動使心衰風險增加25%以上。




  參考來源:科普中國、新華社、央視網

  供稿:衛生應急處置科

  一審:姚麗欽

  二審:詹文青

  三審:羅柏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