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別忽視!疫苗接種是健康防護的 “剛需課”
提到疫苗,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這是孩子的事”——從出生后的卡介苗、乙肝疫苗,到兒童期的脊灰、麻腮風疫苗,似乎成年后就與疫苗“解綁”了。但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成年人面臨的感染風險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因職場通勤、社交活動、基礎疾病等因素不斷增加。科學選擇并接種疫苗,早已成為成年人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剛需環節”。
一、先破誤區:成年人為什么必須重視疫苗?
很多人對成人疫苗存在認知偏差:“我身體好,不用打疫苗”“疫苗只是預防小病,沒必要花這個錢”。但這些想法往往忽略了三個關鍵事實:
1.免疫保護會“過期”:兒童時期接種的疫苗,其保護效力會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如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成年后可能重新成為易感人群;
2.成年人感染風險更高:職場中的密集辦公、差旅中的公共交通、家庭中的老人孩子,都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橋梁”——比如每年冬春季節的流感,不僅會導致發熱、乏力影響工作,還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
3.基礎疾病人群更需防護: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一旦感染流感、肺炎等病原體,住院率和死亡率會顯著高于健康人群,而疫苗能大幅降低這類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成人疫苗每年可預防數百萬例嚴重疾病和死亡,但全球成人疫苗接種率普遍偏低——我國成人流感疫苗接種率不足5%,肺炎疫苗接種率不足3%,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重視疫苗,本質上是為自己的健康“加一道保險”。
二、按需選擇:成年人該重點接種哪些疫苗?
成人疫苗并非“一刀切”,需根據年齡、職業、健康狀況、生活場景等因素“個性化選擇”。以下是幾類最值得成年人關注的疫苗:
1.“基礎防護型”:人人可打,優先推薦
這類疫苗針對高發、高危害的病原體,適合絕大多數成年人,尤其是免疫力較弱或有基礎疾病的人群:
流感疫苗:每年必打,建議10-11月(流感季前)接種。流感病毒變異快,每年疫苗成分會根據流行毒株調整,能有效降低流感感染率和重癥率——對于上班族,可減少請假影響工作;對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能降低肺炎、呼吸衰竭等并發癥風險。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建議50歲以上人群、慢性肺病/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吸煙人群接種,保護期約5年。肺炎球菌是導致成人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尤其是冬季,容易與流感“疊加”引發嚴重后果,疫苗可覆蓋23種常見致病血清型,防護范圍廣。
帶狀皰疹疫苗:推薦50歲以上人群接種,尤其是有帶狀皰疹病史或慢性疼痛的人。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發病時會出現沿神經分布的劇烈疼痛皮疹,即使痊愈也可能留下長期神經痛(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疫苗能將發病風險降低70%以上,且能減輕發病后的疼痛程度。
2.“場景關聯型”:根據職業、生活需求選
這類疫苗的接種需求與特定場景強相關,需結合自身情況判斷:
乙肝疫苗:優先推薦醫護人員、餐飲從業者、經常接受血液透析者、有多個性伴侶者等高危人群。乙肝病毒通過血液、體液傳播,一旦感染可能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接種前建議先查乙肝表面抗體,若抗體滴度不足(<10mIU/ml),需及時補種。
狂犬病疫苗:被貓、狗、蝙蝠等哺乳動物抓傷或咬傷后,必須24小時內接種(暴露后預防);獸醫、寵物美容師、動物園工作人員等高危職業者,可提前接種(暴露前預防)。狂犬病病死率幾乎100%,是目前最兇險的傳染病之一,沒有任何僥幸空間。
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男性女性都建議接種,女性優先(預防宮頸癌),男性可預防肛門癌、陰莖癌及生殖器疣。目前國內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類型,推薦9-45歲人群接種,越早接種保護效果越好——二價疫苗可覆蓋導致70%宮頸癌的HPV16/18型,性價比高;四價、九價覆蓋范圍更廣,可根據年齡和經濟條件選擇。
3.“特殊人群型”:針對性防護,不能少
孕婦: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和破傷風-白喉-百日咳聯合疫苗(Tdap)。孕期感染流感可能導致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Tdap可通過母體將抗體傳給胎兒,預防新生兒百日咳(新生兒百日咳病死率極高)。
出國人群:根據目的地國家要求接種相應疫苗,如去非洲、東南亞需接種黃熱病疫苗,去歐洲、美洲需確認麻疹、腮腺炎疫苗保護狀態(部分國家對入境者有疫苗接種證明要求)。
三、實用指南:接種疫苗前,這些事項要注意
1.選正規機構:成人疫苗接種可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常用)、二級及以上醫院預防保健科、疾控中心指定接種點,避免去無資質的私立機構(可能存在疫苗儲存不當、來源不明等問題)。
2.主動告知健康狀況:接種前需向醫生說明自己的過敏史(如對雞蛋過敏者需謹慎接種流感疫苗)、基礎疾病(如急性發熱期、嚴重免疫缺陷者需暫緩接種)、近期用藥情況(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可能影響疫苗效果),避免盲目接種。
3.了解疫苗相關信息:接種前可詢問醫生疫苗的名稱、保護期、常見副作用(如接種部位紅腫、低熱,一般1~2天可自行緩解),做到心中有數;接種后需在接種點觀察30分鐘,無異常反應再離開(避免極少數嚴重過敏反應無法及時處理)。
4.做好接種記錄:建議將疫苗接種時間、類型、接種機構等信息記錄在手機備忘錄或紙質手冊中,方便后續查詢保護期、安排加強針(如乙肝疫苗需接種3劑,帶狀皰疹疫苗需接種2劑,需按規定時間完成)。
結語:疫苗是“性價比最高的健康投資”
成年人的健康,不僅關乎自己,更關乎家庭——減少一次流感感染,就能避免傳染給家中老人孩子;接種一劑HPV疫苗,就能降低未來患宮頸癌的風險;及時補種乙肝疫苗,就能避免因職業暴露感染乙肝病毒。
疫苗的價值,不在于“能治什么病”,而在于“能防什么病”——它用極低的成本,規避了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感染風險。與其等生病后花更多錢治療,不如主動為自己的健康“提前買單”。從今天開始,對照自身情況,咨詢醫生選擇適合的疫苗,讓疫苗成為你健康防護的“有力屏障”。
供稿:健康教育與促進科
一審:姚麗欽
二審:詹文青
三審:羅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