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帶狀皰疹,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痛痛痛!
到底是什么樣的痛讓人如此刻骨銘心?!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了解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俗稱“蛇盤瘡”、“纏腰龍”,是由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再次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現為沿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皮膚出現呈帶狀的成簇皰疹,故名“帶狀皰疹”。
得過帶狀皰疹的人應該知道,皰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神經痛,也叫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osttherpetic neuralgia, PHN),好發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而且年齡越大,PHN的發生率越高。
知識拓展:研究顯示,帶狀皰疹的年發病率約為3‰-5‰,其中9%-34%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PHN。據估計,我國約有400萬PHN患者,而且PHN的發病率會隨年齡增加而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比如60歲及以上帶狀皰疹患者約65%會發生PHN,70歲及以上者則高達75%。
PHN主要表現為疼痛,但疼痛的性質,類型可謂復雜多樣:
可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也可緩解一段時間后再次出現;
可為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以一種疼痛為主,也可以多種疼痛并存。
PHN到底有多痛呢?
有研究這樣描述過,急性帶狀皰疹疼痛小于腹部子宮切除術和急性頭痛產生的疼痛,但大于分娩疼痛。可想而知,得了帶狀皰疹是真的痛呀!
而且除疼痛外,PHN患者還常常伴隨情感、睡眠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根據相關研究報道,約45%患者出現焦慮、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PHN患者還常出現多種全身癥狀,如慢性疲乏、厭食、體重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屬也易出現疲乏、應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擾。可謂一人得病,全家憂心!
不是長皰疹嘛,怎么會出現神經痛呢?
病毒經上呼吸道或瞼結膜侵入人體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兒表現為水痘,在成人可為隱性感染,也就是雖然感染了,但不發病你可能覺察不到。
更可惡的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非常精明,它們沿感覺神經侵入脊神經節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內并潛伏下來,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趁虛而入,潛伏的病毒再次活化,開始大量復制,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向所支配的皮膚擴散,進而損害皮膚,發生帶狀皰疹。
對皮膚造成損害的同時,病毒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我們嬌嫩的神經細胞。受累的神經細胞會發生炎癥、出血,甚至壞死,出現功能紊亂、異位放電,進而導致痛覺過敏等感覺異常,因此就出現了神經痛。
出現了PHN,想問問該怎么治療?
如果真的不幸得了PHN,要盡早、足量、足療程采用聯合治療方法控制疼痛,常見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微創介入治療,還有針刺治療、臭氧治療等也有一定效果。
當然,說了這么多治療方法,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預防。
預防
既然PHN是帶狀皰疹的后遺癥,那只要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就可以預防PHN,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是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噢!
國家藥監局于2019年5月有條件批準了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的注冊申請,適用于50歲及以上成人。
根據臨床試驗數據,該疫苗保護效果高達90%,而且保護效力在接種后的4年未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