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革熱,你要知道這些!
近日,臺風過后雨水增多,全國登革熱病例較去年同期上升24.6%,一場“人蚊大戰”正在悄然上演。國家疾控局發布緊急提醒:我國已進入夏季登革熱高發期。截至6月1日,全國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較2024年同期上升24.6%,自第16周以來病例數持續上升。
7月8日,國家疾控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登革熱防控方案(2025年版)》,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列為傳播風險最高的Ⅰ類地區。
福州市疾控中心提示:臺風帶來的持續雨水使積水坑洼增多,蚊蟲孳生場所增加,登革熱感染風險顯著增高。登革熱防控形勢嚴峻,這些你最關心的問題需要立即了解。
一、登革熱到底是什么病?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花斑蚊)叮咬傳播。
不同于流感或新冠,登革熱不會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當蚊子叮咬登革熱患者后,病毒在蚊子體內經8~10天復制增殖到達其唾液,隨后通過叮咬傳播給健康人。
二、感染后會有哪些癥狀?
典型登革熱感染后常突發39℃以上高熱,伴隨“三痛”——頭痛、關節痛(俗稱“骨痛熱”)、肌肉痛,以及皮疹。
患者還會出現明顯疲乏、厭食、惡心,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等表現。嚴重者可出現出血傾向或休克,危及生命。
三、為什么今年要特別警惕登革熱?
2025年的疫情形勢尤為嚴峻。截至6月1日,全國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較2024年同期上升24.6%。
自第16周以來登革熱報告病例數持續上升,雖在第20周較第19周略有下降,但第21和22周病例數仍較第19周上升明顯。
加上近期臺風帶來的持續雨水天氣,積水坑洼增加,蚊蟲孳生場所顯著增多。
四、哪些地區風險最高?
根據最新發布的《登革熱防控方案(2025年版)》,全國按傳播風險分為四類地區:
Ⅰ類地區(最高風險):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
Ⅱ類、Ⅲ類、Ⅳ類地區風險依次降低。
該分類基于媒介伊蚊分布、活動期長短及既往疫情情況綜合評估,并將根據風險變化動態調整。
五、如何有效清理蚊蟲孳生地?
清除積水是防控登革熱的根本措施。雨后和洪水退后要立即行動:
翻盆倒罐:倒置積水的閑置容器,清除所有可見積水。
填平坑洼:及時填平積水坑,減少蚊蟲孳生場所。
水生植物管理:定期給水生植物換水并認真沖洗根部,清理蚊卵與幼蟲附著。
儲水容器處理:如需要儲水要蓋好蓋子,存放不超過5天。
蚊蟲的孳生與繁殖離不開水,降雨過后各類環境中的小型容器、隱蔽角落的散置垃圾、廢棄防水布,排水系統的雨水井、廢棄輪胎等積水環境都會成為蚊蟲孳生的“天然溫床”。
六、下雨能把蚊子幼蟲沖走嗎?
不能。許多人以為雨水會沖走蚊子幼蟲,但事實恰恰相反。積水中孳生的蚊幼會沉入水底,很難被雨水完全沖走。
暴雨過后,溫濕適宜,水中的蚊幼會大量羽化,造成蚊蟲密度迅速上升。雨后的滅蚊工作更為重要。
七、如何有效防止蚊蟲叮咬?
個人防護需采取全方位措施:
穿著防護:外出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
驅蚊劑使用:使用含有效成分的蚊蟲驅避劑噴涂暴露皮膚和衣物(嬰兒選用兒童專用款)
時間選擇:避免在白紋伊蚊活躍期(上午6-9點、傍晚16-19點)在潮濕、樹木繁多的地區逗留。
居家防護: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在蚊蟲活躍期使用蚊香等防蚊物品。
八、去哪些地方要特別小心?
東南亞等熱帶地區是登革熱高發區。國家疾控局提醒:從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區返回的人員應開展自我健康觀察。2周內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酸痛等疑似登革熱癥狀,要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旅居史。
在本地,要特別注意垃圾站、排水排污管道周邊、廢棄輪胎堆放處等蚊蟲易滋生區域。
九、被蚊子叮咬后該怎么辦?
被蚊子叮咬后不必恐慌,但需密切觀察:
清洗叮咬處:用肥皂和水清洗叮咬部位,減少感染風險
避免抓撓:抓破皮膚可能導致繼發感染
觀察癥狀:叮咬后1~14天內如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酸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報告旅行史:就醫時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是否去過登革熱流行區。
十、什么情況必須立即就醫?
出現以下情況應盡快到正規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突發高熱:體溫達39℃或更高。
嚴重疼痛:劇烈頭痛、眼眶痛、骨關節痛或肌肉痛。
出血傾向: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瘀斑或嘔血等。
預警征象:持續嘔吐、腹痛、嗜睡、煩躁不安。
休克表現:四肢濕冷、脈搏細弱、尿量減少。
十一、登革熱有特效藥嗎?
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
退熱:體溫超過38.5℃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風險)
補液:輕度脫水口服補液鹽,重度脫水靜脈補液。
止血:有出血傾向者可使用氨甲環酸等止血藥物。
重癥監護:出現休克表現需立即擴容,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最新防控方案強調要“中西醫結合規范治療病例,最大限度降低重癥、死亡病例發生風險”。
十二、感染登革熱會傳染給家人和朋友嗎?
得了登革熱后,在傳染期間(一般持續至發病后5天)被伊蚊叮咬,血液中的病毒可感染蚊蟲媒介,經過8~10天的增殖后,蚊子便具有傳染性,可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家庭聚集性感染屬多發事件,輕癥患者居家治療期間應切實做好防蚊隔離措施(例如,使用蚊帳、穿長袖衣褲、使用驅蚊產品等)。避免將登革熱傳染家人,保護家人健康。
參考來源:國家疾控局、健康報、東莞疾控
供稿:衛生應急處置科
一審:姚麗欽
二審:詹文青
三審:羅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