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三病傳播丨“梅”問題,是大問題

日期:2025-05-14 16:41 來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 | | |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個新生命的誕生,都來之不易。母嬰健康更是每個家庭最為關注的事。

  日媒援引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數(shù)據稱,日本梅毒感染病例從2021年開始連續(xù)快速上升,2023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已飆升至14906例,而在2024年,這一數(shù)字還將再破紀錄,成為眾人關注的話題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梅毒?梅毒能否治療?梅毒女性能否生娃?梅毒媽媽能否進行母乳喂養(yǎng)?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梅毒預防知識,如何從根源阻止梅毒的母嬰傳播。

  一、“梅”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慢性、系統(tǒng)性性傳播疾病,其主要傳播感染方式包括性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是全世界范圍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早期梅毒可表現(xiàn)為硬下疳、皮疹、脫發(fā)等癥狀,若未及時治療,會蔓延至全身,對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等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此外,還有隱性梅毒感染,即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和體征,但同樣具有傳染性,需盡早接受檢測治療,以預防傳播。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則是指妊娠期發(fā)生的梅毒感染,包括妊娠期感染梅毒或梅毒感染者合并妊娠。

  二、什么是梅毒母嬰傳播?

  梅毒不僅可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輸血、手術甚至衣物等途徑間接傳染;在母嬰傳播方面,孕婦可通過胎盤傳染引起胎兒先天梅毒,也可在分娩時通過產道傳染新生兒,還可在產后通過哺乳或接觸污染衣物、用具等方式感染新生兒,嚴重危害其健康。

  三、如何預防梅毒母嬰傳播?

  ① 孕婦應盡早(孕13周前)進行梅毒篩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

  ②孕期規(guī)范治療梅毒,可以顯著降低梅毒母嬰傳播的風險。

  ③ 進行規(guī)范的產時產后干預,梅毒感染產婦分娩后應按照不同梅毒分期定期復查。

  四、新生兒如何檢測梅毒?

  所有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的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給予預防性治療和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并于3月齡、6月齡、9月齡、12月齡、15月齡、18月齡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和隨訪,直至排除或診斷兒童先天梅毒。如果新生兒確診先天梅毒應盡快接受規(guī)范治療。

  五、梅毒感染媽媽是否可以母乳喂養(yǎng)?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也可通過母嬰傳播影響嬰兒。需要強調的是,梅毒不是通過乳汁分泌直接傳播的,僅存于血液和體液中傳播。因此,當媽媽乳頭破潰,患有梅毒且未經治療,則有可能將梅毒傳播給嬰兒。如果母親在孕期得到規(guī)范的抗梅毒治療,抗體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在1:2以下,且無乳頭破裂和乳腺炎時,可以進行母乳喂養(yǎng)。如果母親在分娩前未接受規(guī)范治療,或臨分娩前1-2周才確診者,應暫緩母乳喂養(yǎng),但可將母乳吸出進行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喂養(yǎng),同時盡快開始治療,療程結束后,再開始直接乳房喂養(yǎng)。

  總結來說,如果梅毒感染的母親在孕期接受了規(guī)范治療,并且治療有效,且乳頭皮膚完整、乳腺健康狀態(tài)下,是可以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但如果母親未接受治療或治療未完成,應暫緩直接母乳喂養(yǎng),直至完成治療。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

  六、如何治療梅毒?

  治療梅毒通常使用青霉素,這是預防先天性梅毒的有效手段,且青霉素對哺乳期母親和嬰兒都是安全的。若母親對青霉素過敏,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其他替代藥物,如頭孢曲松、多西環(huán)素、阿奇霉素、四環(huán)素類和紅霉素類等。

  梅毒母嬰傳播雖危害嚴重,但通過“早檢測、早治療、規(guī)范隨訪”三階防控策略,完全能夠實現(xiàn)母嬰阻斷目標。

  讓我們用科學與關愛,為每一位母親和孩子撐起保護傘。




  投稿:艾滋病防控科

  一審:姚麗欽

  二審:詹文青

  三審:羅柏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