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這幾種病毒易感染低齡兒童,托幼機構需注意預防

日期:2025-04-01 15:16 來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 | | |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但春季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對于免疫力相對較弱的低齡兒童來說,托幼機構是他們聚集的場所,更容易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近期,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在低齡兒童中較為常見,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托幼機構需要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

  近期呼吸道傳染病的監測特點: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2025年第11周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數據顯示:0~4歲低齡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病原體主要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

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

 (2025年第11周)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01鼻病毒

  鼻病毒是人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也是導致人們普通感冒常見的病毒,約有30%~50%的成年人及兒童感冒是因為鼻病毒“作妖”引起的。 它的癥狀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鼻癢、喉嚨痛,還可能伴隨頭痛和疲勞等為主。

  因鼻病毒型眾多,感染某一種型別后產生的免疫力不會對其他型別提供保護。同時,這種免疫力的維持時間很短,所以反復感染鼻病毒是很常見的現象。

  02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簡稱HMPV)是一種會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發病時,癥狀與流感相近,但是人偏肺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現為感冒,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流感病毒則會出現高熱和全身乏力等。目前,人偏肺病毒尚無疫苗和特效藥物,治療措施多為對癥支持治療。

  數據顯示,兒童感染人偏肺病毒發展為肺炎后,發生重癥的比例約為6%。值得注意的是,人偏肺病毒可反復感染,雖然全年都可患病,但是冬春季是高發期。

  03呼吸道合胞病毒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世界范圍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原體之一,也是導致1歲以下嬰兒罹患ALRTI住院的首要病毒,占所有兒童ALRTI的22%,占所有死亡病例的3%~9%。RSV感染在全球廣泛流行,導致5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的疾病負擔較重。

  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加重,特別是嬰幼兒等高危人群。輕度癥狀(多數情況)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喉嚨痛、伴或不伴發熱、聲音嘶啞等。重度癥狀(需警惕、及時就醫)表現為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鼻翼扇動或呻吟、煩躁不安、嗜睡、昏迷等等。嬰兒可能表現為吃奶減少或異常哭鬧。

如何及時發現患病的兒童和學生?

  在呼吸道病毒高發季節,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嚴格執行以下措施:

  1、做好晨午檢:及時發現學生是否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

  2、應急處置:發現學生出現癥狀時,立刻為學生科學佩戴口罩并與家長聯系,建議孩子居家觀察或及時就醫。

  3、登記缺勤原因:按要求對因病缺勤的學生進行記錄并上報。

發現病例怎么辦?

  當班級內有實驗室確診的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病例時,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病例管理:患者居家或及時就醫,避免病毒傳播。

  2、環境消毒:重點對教室地面、桌椅、教學設備和高頻接觸物品(如門把手、電燈開關)等,采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2000mg/L的消毒劑進行消毒。

如何做好校園衛生防疫措施?

  做好校園衛生防疫措施對預防病毒傳播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1、通風換氣: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應保持良好的通風。

  2、勤洗手:教育指導兒童和學生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和工作人員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物品消毒:疑似病例和與病例有近距離接觸人員的生活用品和隨身物品可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

家長和學校如何配合?

  學校要做好健康宣教: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讓學生和家長了解人腺病毒及其預防方法。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盡早采取居家觀察;如果發現呼吸困難、高熱不退等嚴重情況,應立即送醫,康復后再返校。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托幼機構作為低齡兒童聚集的場所,必須高度重視預防工作。通過加強環境管理、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加強健康監測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同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也至關重要。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供稿:急性傳染病防控科

  一審:姚麗欽

  二審:詹文青

  三審:羅柏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