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線閃光者丨他是“疫”線“多面手”

日期:2022-11-30 15:53 來源: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 | | |
  何勇,中心安全服務科科長,是此次支援倉山上渡街道公路志愿者中最年長的,也是公路疫情防控守護一隊的隊長。11月4日,他眼睛充血,患上角膜炎,但“疫”聲令下,他義無反顧帶著20名公路志愿者逆行而上,進入倉山區上渡街道封控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與街道、社區、物業并肩作戰。
  他是帶隊的隊長,要做好上傳下達、匯報統計、協調等工作。每晚要統計各點位公路志愿者所需物資,報送中心后勤部門,物資到達后又要逐一送到志愿者手中,做好后勤保障。同時還要保持與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密切聯系,下達每天工作任務,宣傳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第一時間傳達指揮部會商情況。指揮部會商情況時常在晚上十一二點下達,為了第一時間將最新情況傳達到每個志愿者,何勇經常要忙到凌晨,休息的時間非常少。
  他是卡口的“守門員”,先后在上渡街道洋洽新村卡口、江南水都杰座西區管控區卡口值守。卡口實行24小時兩班輪流值守,每班12小時。查看進入小區居民健康碼、24小時核酸檢測報告,登記黃碼人員信息,工作內容很簡單,卻需要長時間地堅守,不斷重復著相同的動作,確保不漏一人。“在江南水都杰座西區居住的居民有5000多人,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根本沒有休息時間。”何勇介紹道,“吃飯時間也很緊張,在沒人的路邊席地而坐或蹲地就餐。”長時間站立,讓本就上了年紀的他有點吃不消,雙腿酸痛不已,但他依然堅持守好崗,不管是烈日當頭還是細雨紛紛。
  他是“疫”線的“熱心腸”,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人。卡口旁有個線上購買物資的集中存放點,碰到有人找不到物資,或尋找物資困難的老人家,他都會熱心上前幫忙。11月11日值守時,他突然聽到有人叫了聲:“有人暈倒啦!”他立即過去查看,在卡口旁的農業銀行自助存取室里躺著一個人,呼吸微弱,他立即撥打了120和110,很快上渡派出所警察就過來,對接完情況,他立即回到卡口值守。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他保持一顆熾熱的愛心服務群眾,件件小事溫暖人心。
  他是后勤“隊長”,是政策“宣傳員”,是卡口“守門員”,是支部“副書記”……他時刻都在轉變著角色,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多面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