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正想跟您報喜呢,媽媽恢復了記憶,可以正常跟我們溝通了……謝謝你們給了她第二次生命,也讓我們做子女的得以盡孝……”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神經外科科主任林健醫生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是患者家屬對整個神經外科團隊在死亡線上“拉回”其母親的深情致謝。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福州市第二總醫院便涉足顱腦外傷手術領域,2003年正式成立神經外科。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該科室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技術,用這些“神”機妙術造福不少患者。
拆除腦中罕見畸胎瘤
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大腦是人體最精密的“儀器”,神經外科常常要在腦中動刀,因此被認為是處于金字塔尖的精細學科。在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神經外科,林健主任帶領團隊走在“塔尖”,常規開展各種腦腫瘤手術。
上述家屬的母親便是罕見腦腫瘤患者。患者今年70多歲,前些日子突然昏迷不醒,急診送入醫院后,查出腦部左額葉存在一個巨大占位,疑似腫瘤破裂出血。隨著出血量不斷增加,患者性命岌岌可危。當天林健主任立即帶領神經外科團隊為其實施急診開顱手術。
由于腫瘤位置較深,且與大腦前動脈毗鄰,手術風險很大,患者能不能醒來誰也沒有把握。在長達將近5個小時的手術時間里,神經外科團隊盡其所能,在顯微鏡下小心翼翼剝離腫瘤。術后病理提示,患者患的是罕見的惡性畸胎瘤伴肉瘤變。
術后,患者命保住了,但意識一直沒有恢復,就在家人不抱期望時,老人漸漸恢復了記憶力,還能和家屬正常溝通,狀態也一天比一天好,重新回到家中生活。
“親戚都在問我哪個醫院哪個醫生主刀的,咋手術這么成功。”患者女兒說,起初家人都擔心開顱手術會帶來嚴重后遺癥,沒想到居然恢復得這么好。為此,她特地和林主任報喜。
記者了解到,作為福州市急救中心的市第二總醫院,常常收治腦外傷患者,為此神經外科隨時要準備做急診開顱手術。
前陣子,一對祖孫遭遇車禍,昏迷不醒,被送入急診發現腦出血。雖已是下班時間,但收到醫院信息后,林健、陳實等4位神經外科醫生立即從四面八方奔赴醫院。很快,兩臺急診開顱手術同時展開。4位醫生兵分兩路,一組為孩子手術,一組為老太太手術。
“孩子才四五歲大,他們任何一個人出事,對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挽回的傷痛。”林健說。在數個小時的努力下,祖孫倆的命都保住了,特別是孩子從昏迷不醒到能講話,從不能走路到活蹦亂跳,其家屬們十分感謝醫生的付出。
高中生頸椎長瘤
醫生刀尖上“拆彈”
說起市第二總醫院,許多人知道,骨科很強,脊柱外科就是其中的王牌科室。大量脊柱問題患者前來就診,也因此篩查出不少椎管腫瘤。據統計,該院神經外科收治患者中,四分之一是椎管腫瘤,患者數量在全省來說都算多,也因此在該病種的治療上,該科室積累了豐富經驗。
采訪當天,病房里,就有一名高三男生才手術不久,一周的時間,從入院前無法抬腿,到目前雙腿已經恢復肌力。
原來,幾個月前,男生莫名左肩疼痛,還以為是勞損,便去做了理療,但怎么也不見效。入院前10天,他突然四肢無力甚至無法抬腿走路、尿失禁,一番檢查發現在其頸椎第5至第7節之間存在占位,疑似椎管腫瘤壓迫神經導致。
由于男生病情進展非常迅速,為了避免進一步癱瘓,神經外科團隊緊急出動。林健主任立即組織大家討論病情,制定手術方案,決定通過急診手術,為男生切除腫瘤。要知道脊柱上動刀最怕損傷脊髓,導致不可挽回的癱瘓,尤其是頸椎,手術難度和風險相當大。術中,神外團隊配合默契,在內鏡和顯微鏡下精細手術,將腫瘤小心翼翼剝離,術中還運用電生理實時神經監測,為手術保駕護航,避免傷到周圍正常的脊髓和神經,最終完美切除了5~6厘米大的腫瘤。
術后,男生明顯感覺下肢恢復肌力,目前只有左手力量還差些。“康復順利,我還能趕得及參加明年春季的高考。”男生和家人都很開心。
內鏡下經鼻“開顱”
“失明”小伙子復明
“周圍神經疾病的治療也是我們科的優勢。”林健主任介紹,該科室在省內較早通過手術來解決“鼠標手”、糖尿病足、臂叢神經卡壓等問題。
前幾個月,一名小伙子因一氧化碳中毒入院,出現上肢無力的癥狀。經過檢查,是臂叢神經受到卡壓。由于經過一個多月保守治療療效不明顯,小伙子轉而求診神經外科。神外團隊通過微創手術,將卡壓的神經松解,術后效果立竿見影,小伙子的手不再麻木,而且能抬起來。
不僅如此,省內鮮少醫院開展的視神經管、面神經減壓手術,他們團隊也在開展。一名男子因車禍導致面部外傷,右眼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雖然經過保守治療后,能慢慢看清手指指數,但是視野依舊狹窄。轉入神經外科后,醫生發現是車禍導致其顱底的視神經管骨折,血腫以及骨頭碎片將視神經卡壓。為此,陳實主任醫師決定實施經鼻內鏡下視神經減壓術,即通過內鏡,經過鼻腔自然通道,清除血腫,取出碎骨頭。術后,小伙子視力恢復明顯,十分開心。
同樣的,一名50歲的男子顳骨骨折,卡壓面神經管,一個多月眼睛閉不起來,嘴角歪斜。通過神經外科的微創面神經減壓手術得以解決。“如果面神經斷裂,我們也有辦法,通過‘移花接木’取舌下神經來解決。”林健介紹,由于醫院是急救中心,外傷患者多,也讓神經外科逐漸形成了治療外傷性周圍神經疾病的特色項目。
談及科室發展,林健介紹,不久將來,他們將與康復科、神經內科,以及成員醫院的精神科一起,在精神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癲癇外科、脊柱脊髓、腦血管疾病、周圍神經疾病、腦腫瘤等方面求得進一步的發展。“我們的團隊將繼續勇闖生命禁區,精益求精,為患者帶來生命的曙光與希望。”他說。(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朱玉/文 記者 池遠/攝)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